本网讯(刘国倩报道)近日,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成配”)依据(2024)年第15号文《关于成立中汽成配深化改革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领导小组的决定》,全面展开“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实践。目前,该改革举措已实施一个季度,三月以来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四位参与实施新型责任制的车间主任,通过围绕深化改革目标,积极推进管理下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企业未来深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中汽成配财务总监宋浩、常务副总经理邹祖立、副总经理郑小军以及车间主任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总结会,并就改革实施以来的各项工作进展、成效与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
图 | 总结会现场
会议首先由财务部部长夏昭梅汇报第一季度各车间经营目标达成情况。总体来看,在各车间可控成本范围内,总体成本较之前管理模式有所下降,基本达成预期目标。
随后,各车间主任依次进行总结汇报。乘用车间主任杨开亮介绍,一季度乘用车间完成产量 48.7万支,毛利率为21.64%。在达成2025 年乘用车间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毛利率目标值的前提下,车间共计修复产品2032支,挽回价值达7.1万元。通过建立“设备日保养检查通报制度”,通过定期检查与情况通报,有效避免了因设备损坏或故障停机造成的损失。同时,车间严格落实“内部工艺记录检查制度”,从10个方面对各工序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稽查,通过各项措施,共计节约23万元。未来,车间将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为深化改革方案提供了运营经验。
图 | 杨主任发言
装配式车间主任曾健在总结汇报中指出,一季度车间完成产量 18.6万支,毛利率达到 17.26%,在达成2025 年装配式车间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毛利率的目标值的前提下,通过多项创新举措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开展工艺试验,成功回收再利用端件和信号轮,累计降低成本5.4万元,同时,车间4个降废小组协同发力,一季度共降低废品损失9.6万元,此外,通过优化切削液浓度并引入供应商货比三家机制,一季度切削液成本降低4.8万元。这些措施为车间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 | 曾主任发言
公司副总经理兼商用车间主任郑小军在总结汇报中提到,商用车间围绕深化改革目标,积极推进管理下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车间依据既定方案,第一季度完成产量 6.5万支,毛利率达到 24.42%,在达成2025 年商用车间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确定的毛利率的目标值的前提下,车间全面落实8项具体措施,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强化责任落实,团队协作高效,工作推进扎实有力,各项措施推行成效显著,共计节约116.45万元。未来,商用车间将继续深化管理创新,聚焦薄弱环节,持续优化改进,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图 | 郑主任发言
热处理车间主任武斌学在总结汇报中说明,车间通过精细化管理,对电费、人工、耗材、油液、辅材、装备、折旧及其他共计8项成本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一季度,热处理车间总成本相比2024年度月均水平下降了12.57%,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未来,车间将在能耗控制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合理分配设备生产计划,进一步提高产出效率,确保按时交付。同时,车间将继续按照原计划严格控制辅料领用和工装制作等环节,巩固成本管控成果,为公司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图 | 武主任发言
中汽成配常务副总经理邹祖立表示,自2025年1月正式落实管理下沉并推行新型经营责任制以来,公司各车间在新的管理框架下积极行动,开展了大量细致且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各车间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车间员工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转变观念,从过去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管理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分析车间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精准算好每一笔账,确保每一项成本都得到有效控制,每一处效益都能充分挖掘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公司创造了更多价值。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车间并不能满足于此。降本增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因此,各车间还需要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查找不足之处,并不断加以完善和优化,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未来,希望各车间将继续保持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探索创新,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 | 邹总发言
中汽成配财务总监宋浩总结到,自公司落实管理下沉推行新型经营责任制以来,各车间在第一季度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为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水平,各车间仍需在优化管理、提升效率等方面持续发力。公司推行管理下沉和新型经营责任制,赋予了车间更多自主权和活力,但车间在采购和维修方面的工作仍需严格按照公司既定的制度和流程执行,确保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对于车间在会议上提出的各项诉求,公司将在会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后及时反馈,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司将继续秉持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支持各车间在新的管理机制下不断探索创新,提升管理效能,为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图 | 宋总发言